首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中文繁體 | 中文簡体 | English
  首页 > 信息资讯 > 近况报导

取消中医药不智,但「三效瓶颈」有待突破


转载自:  香港《大公报》    日期:2007–1–12    作者:释慧远

人类是高级动物,与普通生物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是有情感、有分析能力、有智能的「生物」。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任何事物如果对人类毫无益处的话,那么此事物自然的会被淘汰。任何的科学理论如果无法经受长期的实验考核,那么此理论自然会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医药存在着数千年,数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帮助过无数的中华人民,其宏观的、系统的临床、临症、辨证方式与经验,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档案。 

有的人士认为中医药是「伪科学」,提出应废除中医药。我们认为实为不智之举,如果中医药是伪科学、是假科学,那么早应被老百姓与历史所否定,也不会一直存在数千年,也不会等到现在让「恍然大悟」的学者「发现」而提出应废除了。提出废除中医药实为不智之举、片面之举、盲目之举、不科学之举。 

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与理解的事情与事物,并不一定就是所谓的「伪科学」,哥白尼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学说时,在当时亦被几乎所有的人视为「伪科学」「玄学」,但是现代科学不是证实与认可哥白尼的学说是科学吗? 

今天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与理解的所谓「伪科学」与「玄学」,极可能就是明天的科学。何况存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很多理论与现今科学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用现今的科学道理来解释。 

当然,也有很多中医药的理论是现今科学所无法解释的,但现今科学无法解释的理论,并不等于就是「伪科学」,而只是「未知科学」与「未来科学」而已。 

人们在指责中医药是「伪科学」的同时,为何不责怪我们自己当今的「科学」太落后、太无知、太浅薄?为何对很多的事情与事物都无法理解与解释清楚呢?而现在对很多事物无法透彻了解的现代科学是否也是「伪科学」呢? 

我们绝不能盲目的将现在尚无法理解与解释的科学就称之为「伪科学」。 

将一切尚无法理解与解释的科学均视为「伪科学」不是科学研究者所应有的基本态度,如果没有勇于探索与包容的科学态度,科学将永远也不会进步,人类将永远也不会有所突破与有所创造。 

人类科学发展的最大敌人不是人类的「无知」,人类因「无知」而探索、而学习、而进步、而成就。 

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所知」,人们常常因执着于自己的「所知」,而阻碍自己的探索与进步,故步自封与停滞不前才是人类科学发展的最大敌人。 

科学是不断发现与进步的,停滞不前的科学最终才可能被沦为「伪科学」。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医药存在数千年,它的存在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它的医疗作用不是仅凭主观认知就能否定的。 

当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何不断有人提出废除中医药呢?一直高唱的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药现代化究竟成果如何呢?中医药研究近几十年来虽然有些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与本质上有所突破。膏、丹、丸、散的形式虽然有些微变化,改变增加了一些注射、胶囊、微粉等形式,但是在剂型、使用途径、药理、药效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更不用说「速效、高效、长效」了。这也是为何不断有人提出废除中医药的原因吧? 

如果中医药仍无法在「速效、高效、长效」的「三效」上有根本的突破性进展,那么中医药再过几十年,恐怕不用提出废除,也自会「不生不死」「气若游丝」了。高喊振兴中医药不是重点,中医药在「三效」上的根本突破才是真正的目标。 

当今西药单一化合物研发面临瓶颈,单一化合物的药用作用研究几乎已到尽头,二○○四年美国花费了一千亿美金在基础科学研究与医药发展上,但真正获得FDA批准的药物只有二十二个,是二十年以来获得批准数量最低的一年,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将研究焦点转移到天然药物化合物研究上,这给中医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而中医药的配伍应用,如能结合现代的生物高新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创造出新的小分子「分子中医药」与「分子医药」,其用药途径、作用机理、药物效果都可以从本质与根本上有新的突破,小分子植物细胞调节素SDTL生命因子工程研究即可证一二,天然小分子药物的「三效」完全可以超越许多现代中、西医的现有疗效,也将使中医药在二十一世纪得到现代生物药物及分子药物的飞跃与跨越,将能使现今的中、西医药理论产生新的一页。 

所以说,废除中医药之主张实为不智之举与片面之举,而突破性发展中医药才是上上之策,而要突破中医药及西医药瓶颈,最重要的是人类在思想上、思维上的突破与解放。 

只有在思维与传统观念上的突破,才能实现医药研究的战略方向性突破,才能使中医药突破困境,才能在中、西医药的研究瓶颈中突围而出,才有可能催生新的跨世纪新分子医药理论与新的药物研究领域。 

人类在旧有思维观念上的突破一小步,将可能成为人类科学历史发展上的一大步。

摘自:大公网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1 页  共 1 页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 察看评论或转发

 

  :: 新闻媒体
 
  :: 图片资料库
 
  焦点
:: 如何提升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 《中国经济周刊》
:: 通告-《䆁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改名为《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 港科研机构推治疗H7N9新方法
:: 港府优化政策促科技创新
::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中国经济周刊》
:: 中医药的「性味」与小分子药物
:: 我为什么弃西从中
::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不可忽视颈椎病
:: 传媒 --- 退化性关节炎
:: SARS病人使用SDTL疗法现身说法
:: SDTL生命因子可解决高原缺氧难题
:: 取消中医药不智,但「三效瓶颈」有待突破
:: 马来西亚生物学界、马六甲州政府代表团访问释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工作交流简报
:: 纳米小分子--将成药物研究突破口
:: 港发展生物研究 恢复青春
:: 人类与疾病的战争/ 释慧远
:: “SDTL生命因子”:生命科学的突破与应用——访著名分子医学家、生物科学家释慧远教授
 
  最新消息
:: 最后一块基因“拼图”揭开哪些生命谜团
:: 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药品监管五年31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
:: AI制药或将终结药物研发“双十定律
:: 国家发改委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 《中国经济周刊》
:: 通告-《䆁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改名为《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 港科研机构推治疗H7N9新方法
:: 港府优化政策促科技创新
::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中国经济周刊》
  --> 更多消息...
    联系我们   |   意见与建议   |   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08 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本网站所有发表文章,仅代表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本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