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中文繁體 | 中文簡体 | English
  首页 > 信息资讯 > 近况报导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转载自:贵州中药现代化信息网    2003.9.23

9月12日,刚刚欢度完中秋佳节的香港又迎来了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可谓喜庆连连。
不远万里来相会 
9月12日一早,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卫生官员、医药专家以及中医药社团首脑等800多名中外代表陆续进场,参加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等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
据大会策划及统筹委员会主席、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会长古广祥先生介绍,此次大会是为了扩大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提高业界的学术水平、整合全球资源以及规范中医药市场而召开。有关团体机构对此已酝酿多时,邀请函发出后,得到世界各地传统医药界、中医药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大会原定4月中旬召开,因受SARS影响推迟至9月中旬,尽管如此,业界代表们的热情依然不减。一些专家学者为了参加这一盛会,不惜自掏腰包,不远万里坐飞机前来交流。
巴拿马的老中医江暖霞夫妇尽管已年近古稀,依然自费前来参会,为的是要了解中医药新的进展;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中医牙齿几乎已掉光,戴着假牙在外吃饭甚是不便,但这也挡不住他对中医药事业的热情;更有一些行动不便的专家,坐着轮椅也来参会。感人的场面实在太多,大家都朝着“扩大同业共识,促进强强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目标努力。 
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毛里求斯共和国总统、泰国副总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一批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贺电。据统计,大会共收到五大洲70多个国家(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120多个社团单位发来的贺信、贺电,盛况空前。 
好一场学术盛宴 
为期两天的大会共设首脑论坛、专家论坛、特色疗法论坛、SARS论坛、医院管理论坛、核关医学讲座等6个学术专场,另外还有一个商务洽谈专场。 
专家们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出发,对全球中医药现状与未来、中医药与人类健康、中医药在国际主流社会的地位与作用、中医合法化之各国法规比较、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策略、技术合作与专利转让开发、同业资源增值与共享中药市场、中医药人才交流与境外办学等内容展开了交流与探讨。由于到会的专家很多,为期两天的会议显得很紧凑,专家们做学术报告的时间大多只有10分钟左右。在会后,经常看到有专家被围得水泄不通。像香港生命科学基金会执行会长、香港植物生化研究所所长释慧远,在做完“SARS与纳米中医药发展前景”的报告后,直到吃晚饭时仍然有同行与他探讨交流。像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校长王英秋在会上抛出“核关医学”的全球研究成果后,这种介乎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新学科立刻引起国内外中医经络专家们的兴趣。
为方便与会代表更好地吸收新的信息,大会还把专家们提交的近300篇论文整理成册,发到每一位与会者手中。
传统、现代握手中医药
此次到会的卫生官员当数非洲、东南亚等国的最多,这些国家都有着使用传统草药的习惯。
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若阿金·阿尔贝托·希萨诺在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中说,前非洲统一组织(现为非洲联盟)的国家元首曾在2001年7月的卢萨卡首脑会议上宣布2001~2010年是非洲传统医药10年,为的就是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各国还承诺采取行动,以承认传统医学的地位,并逐步将其纳入国家卫生体系。该国派出一名卫生部长、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到会交流、取经。
老挝卫生部副部长Dr.Bounkouang  PHICHIT说,尽管老挝的传统医药已有4000年历史,但由于受到现代医药的冲击一度很不规范。政府近年来正在积极工作,准备重振传统医药的雄风。政府鼓励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满足占老挝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用上疗效高、安全便宜的药物。但由于本国资源缺乏、专业人员不足等原因,许多地方还不够完善,有待借鉴中医药学的经验加以改进。
非洲传统医药从业人员主席T.Dr.D.Nhlavana  Maseko在大会上表示,该国诚邀世界各地的人才前往交流,以促进本土药用草本植物开发的需求,提升传统医药从业人员的地位。
墨西哥中国传统医药研究院院长张大千表示,一些国家的传统医药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只能凭经验开方使用而难以大范围推广。因此,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中医中药便成为借鉴的首选,中医中药在国际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大会统筹委员会主席古广祥先生表示,以后将每隔1~2年举办一次这样的盛会,以推动中医中药在全球的发展。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1 页  共 1 页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 察看评论或转发

 

  :: 新闻媒体
 
  :: 图片资料库
 
  焦点
:: 如何提升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 《中国经济周刊》
:: 通告-《䆁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改名为《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 港科研机构推治疗H7N9新方法
:: 港府优化政策促科技创新
::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中国经济周刊》
:: 中医药的「性味」与小分子药物
:: 我为什么弃西从中
::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不可忽视颈椎病
:: 传媒 --- 退化性关节炎
:: SARS病人使用SDTL疗法现身说法
:: SDTL生命因子可解决高原缺氧难题
:: 取消中医药不智,但「三效瓶颈」有待突破
:: 马来西亚生物学界、马六甲州政府代表团访问释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工作交流简报
:: 纳米小分子--将成药物研究突破口
:: 港发展生物研究 恢复青春
:: 人类与疾病的战争/ 释慧远
:: “SDTL生命因子”:生命科学的突破与应用——访著名分子医学家、生物科学家释慧远教授
 
  最新消息
:: 最后一块基因“拼图”揭开哪些生命谜团
:: 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药品监管五年31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
:: AI制药或将终结药物研发“双十定律
:: 国家发改委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 《中国经济周刊》
:: 通告-《䆁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改名为《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 港科研机构推治疗H7N9新方法
:: 港府优化政策促科技创新
::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中国经济周刊》
  --> 更多消息...
    联系我们   |   意见与建议   |   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08 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本网站所有发表文章,仅代表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本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