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中文繁體 | 中文簡体 | English
  首页 > 科学研究 > 基础科学

人类与疾病的战争/ 释慧远


       

转载自香港《大公报》          日期: 2009-06-12            作者: 释慧远

 

科学因为生命而存在,人们为了生命的意义与健康而探索与研究。

作为地球最高智慧的「生物之主」人类,有责任对所有的生物负责,但现今的人类药物发展却往往在将人类推向危险的边缘,并加速病毒的变异速率,原本需要几十甚至数百万年才会产生的物种变异,现今可能只需几日就可能产生,可悲的是,人们站在危险的悬崖边缘而不自省,而常自我安慰的唱着「胜利」的「凯歌」。

「药物」的作用与目的,应该是治疗疾病与消除疾病所产生的痛苦,而不是对病患造成副作用与第二度伤害,有效而安全的「药物」才是真正的「药物」,未来「药物」,第一重要的是安全,第二才是效果,效果与安全应该呈现正比例的关系。

生命体中,细胞是生命的初级形态,是生命的基础,「一切疾病源于细胞变异」,现今社会大量的化学污染(水、土壤、空气、辐射)加速了人类的细胞变异,干扰了人类细胞的正常凋亡机制。

呼吸系统疾病威胁国人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研究报告,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中国过去5年中呼吸道系统疾病如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对未来25年有关疾病的发病状况进行了预言:呼吸系统疾病已是威胁中国人的十大杀手之一,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中国2005年主要死亡原因数据,呼吸系统疾病是造成中国农村人口疾病的第一大原因和造成城市人口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在未来25年内,中国将有8300万人死于吸烟及其它污染引发的肺部疾病,到2033年,中国将有6500万人死于俗称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另外还将有1800万人死于肺癌。

人是高级生物,也是唯一能充分利用智力制造工具改造外在环境服务自己的生物,但是过度的利用智力改造环境,往往会使自身的免疫应答机制退化或消退,并加速催化低级生物的进化过程。

在生物繁衍的历程中,所有的生物都为了物种的生存与延续而进化,低级的病毒与细菌无法如人类般利用智慧与工具改造环境,但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它们努力的加快进化与变异速度,以更快的适应生存方式抵抗人类药物的杀灭、提高物种的生存机会、保证物种的延续性,它们会尽量的在其它物种与宿主之间交叉进化更异,以求生存空间。

疫苗研制追不上病毒变种

个人认为:现今人们一味追求疫苗的疾病防治研究方向,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面对变异速度日益加快的病毒,疫苗的发展永远会缓不济急,人类如果一直依赖外在的化学药物克制细菌与病毒发展,而忽略了本身的免疫应对机制的平衡与进化,那么迟早将被日益加速变异的病毒与细菌击败,因为人类研制疫苗的速度将越来越无法追上病毒产生变种的速度。

可以认为: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新流行疾病病毒变异,是人类不当及过滥的使用药物所导致的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反扑。

近百年的药物发展历史证明,所有单一的药物成分都会使生物产生抗药性,只是迟早产生的时间性而已,可以肯定的是:单一的药物成分会加速病毒的新变异与抗药性(如青蒿素)。

小分子药物快速抑杀病毒

有些能抑制与杀灭病毒的现代化学物质,虽然能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毒,但却无法进入人体内(如消毒液、酒精等);有些药物虽然能进入人体抑制或杀灭病毒,但因进入生物细胞内的速度及起效时间无法追上病毒的变异速度而效用不佳。

实验证明,只要充分的利用天然小分子的协同作用,就能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快速变异与抗药性,小分子的协同作用及能快速跨越生物细胞膜进入生物体的特性,将是未来药物的研究方向性重点,天然小分子「SDTL生命因子」(SDTL Biofactor)及其延伸研究SDTL Miracle证实并展示了其独特作用。

实验证明,天然的协同小分子能快速进入生物细胞内抑制杀灭病毒,调节与平衡生物体(包括人类)的免疫机制,促进人体的「自疗」机制,在多位点产生协同性治疗效应,能有效的治疗流行性疾病与病毒变异,具有修复细胞、恢复细胞青春功能的效果。

在甲型H1N1流感蔓延全球的威胁下,我们呼吁各方专业人士,整合资源,加快研究小分子药物对突发疾病及变异病毒的作用研究,并尽快建立及发展小分子药物的研究与检测标准。

参考SARS患者发烧前的观察及分析发现,发烧前的SARS患者具一定传染力,发烧前潜伏期有可能超过7日。

我们呼吁各国卫生部门应加强发烧前的潜伏症状期观察与统计分析,以减少病毒传播机率,避免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仅提供以下观察点供大众参考:

1.近期发现容易被口水呛到。

2.近期发现走路时人会往一边偏。

3.近期发现有轻微身体发冷的感觉。

4.近期感觉身体好像有发烧现象,但量度体温却正常。

5.近期发现感觉体温正常,量度却有低烧现象。

6.近期发现近期常肚子痛、拉肚子或耳鸣。

7.近期喉咙痒、咳嗽。

8.近期有气促或气喘感觉。

9.近期容易疲累、肌肉无力。

10.近期胸部有压迫感或疼痛,或某一点疼痛。

预防方式:

1.封闭家中不必要及不常用的下水孔。

2.勿到人多地方。

3.常以消毒液洗手。

4.要避免生冷食物及冰饮。

5.勿随地吐痰。

6.咳嗽、打喷嚏要掩口。

人类是群居动物,是高智慧生物,如果我们人类尊重大自然,并对药物研究的方向明确,相信人类定能战胜种种疾病,使人类生活得更健康、更愉快、更幸福。

大公网12-06-2009原文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1 页  共 1 页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 察看评论或转发

 

  :: 新闻媒体
 
  :: 图片资料库
 
  焦点
:: 如何提升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 《中国经济周刊》
:: 通告-《䆁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改名为《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 港科研机构推治疗H7N9新方法
:: 港府优化政策促科技创新
::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中国经济周刊》
:: 中医药的「性味」与小分子药物
:: 我为什么弃西从中
::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不可忽视颈椎病
:: 传媒 --- 退化性关节炎
:: SARS病人使用SDTL疗法现身说法
:: SDTL生命因子可解决高原缺氧难题
:: 取消中医药不智,但「三效瓶颈」有待突破
:: 马来西亚生物学界、马六甲州政府代表团访问释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工作交流简报
:: 纳米小分子--将成药物研究突破口
:: 港发展生物研究 恢复青春
:: 人类与疾病的战争/ 释慧远
:: “SDTL生命因子”:生命科学的突破与应用——访著名分子医学家、生物科学家释慧远教授
 
  最新消息
:: 最后一块基因“拼图”揭开哪些生命谜团
:: 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药品监管五年31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
:: AI制药或将终结药物研发“双十定律
:: 国家发改委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 《中国经济周刊》
:: 通告-《䆁慧远(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改名为《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 港科研机构推治疗H7N9新方法
:: 港府优化政策促科技创新
:: 世界选择了中医药 ——首届中医药全球大会盛况空前
:: SDTL生命因子 —— 对中西医药现代化的突破与挑战《中国经济周刊》
  --> 更多消息...
    联系我们   |   意见与建议   |   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 2008 香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 本网站所有发表文章,仅代表个人意见,并不代表本会立场!